【 5 月 17 日 國際新聞重要訊息 】
[#法國]法新總統馬克宏公布首波內閣人事名單
新科法國總統馬克宏(Emmanuel Macron)今天公布首波內閣人事名單,任命社會黨老將勒德里安出掌外交部,中間派歐洲議會議員顧拉爾(Sylvie Goulard)出任國防部長。前總統歐蘭德(Francois Hollande)密友勒德里安(Jean-Yves Le Drian)也獲任命為歐洲部長。法新社報導,在選戰期間扮演重要角色的各方人士也將肩負要職,里昂市長柯隆布(Gerard Collomb)獲任命為內政部長,中間路線盟友白胡(Francois Bayrou)為司法部長,右翼人士勒麥爾(Bruno Le Maire)則為經濟部長。(中央社:https://goo.gl/WgB19J)
[#日本]日媒:亞東關係協會改名 強化台日關係
針對我國「亞東關係協會」今天正式更名為「台灣日本關係協會」,時事通訊社、《產經新聞》、《每日新聞》等日本媒體都有報導。《每日新聞》指出,將名稱明確化,旨在加強台日關係。《每日新聞》報導,先前因顧慮中國主張的一個中國原則,包括亞東關係協會和已經改名為「日本台灣交流協會」的日本交流協會,都未在名稱冠上地名。中國對此改變,表達強烈不滿。(蘋果日報:https://goo.gl/nxzDdU)
[#韓國]韓新總統新方向:無法接受慰安婦協議
南韓新任總統文在寅上任後,除了有執政黨員呼籲停建「薩德」(THAAD),交付國會表決外,現要推翻日韓慰安婦協議。韓聯社報導,日韓政府在前年達成初步協議,日方出資2.7億成立基金會協助慰安婦養老送終,但要求韓方撤除日本使館前慰安婦雕像。南韓新任總統文在寅特使今天告訴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說,無法接受先前針對慰安婦協議。(蘋果日報:https://goo.gl/HBQfUs)
[#巴西]世衛:巴西青少年早夭主因暴力
世界衛生組織指出,「人與人之間的暴力」是造成巴西10至19歲青少年早夭的主因,有別於全球其他地區同齡青少年死因交通事故占第一位。今天公布的1項有關青少年死亡的全球研究報告。世衛組織估計,每年全世界約120萬名青少年死亡,每天平均3000人。世衛組織指出,10至15歲巴西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為人與人之間的暴力,交通事故、溺水、白血病和呼吸道感染。15至19歲年輕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則依次為人與人之間的暴力、交通事故、自殺、溺水和呼吸道感染。世衛組織的「青少年健康全球加速行動」不評估個別國家,而是全球的經濟區域;巴西列入「人均收入低的美洲國家」。(中央社:https://goo.gl/Z4Q5Lh)
[#希臘]萬人上街抗議撙節 希臘警催淚瓦斯伺候
希臘今天發起24小時大罷工,抗議新一輪撙節措施,使得交通和公共服務大受影響,成千上萬示威者也走上街頭抗議,迫使警方發射催淚瓦斯驅散民眾。法新社報導,警方表示,約有1萬2000人在雅典各地示威,還有6000人在第撒隆尼基(Thessaloniki )參與抗議活動;希臘國會預定明天針對這些緊縮措施進行表決。在雅典示威期間,戴著頭巾的年輕人砸碎1輛電視轉播車的車窗,並朝警方丟擲1枚燃燒彈,警方則以催淚瓦斯回擊。路透社報導,警方在雅典市中心發射催淚瓦斯,以驅離示威群眾。(中央社:https://goo.gl/vf0Rsb)